首页 > 众筹干货

股权众筹的分岔路口:重生还是谢幕?

2018-08-10

  主流平台陷入“休眠”,大平台彻底“挥手告别”,大多数平台正忙着转型,投资人热情逐步消退……从盛极一时转向默默沉寂,股权众筹行业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日渐沉寂的股权众筹行业,已经站到了一个分岔路口:是重生还是谢幕?

  股权众筹日渐沉寂

  股权众筹几乎是伴随着网贷一夜“爆红”起来的一个行业。

  2015年曾被称为“股权众筹元年”。在那一年,上百家股权众筹平台犹如雨后春笋冒出,行业疯狂扩张,互联网巨头如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百度等也相继介入。有数据显示,最高峰时,同时存在300多家股权众筹平台。因此,股权众筹一时间被不少人当做是继P2P之后最大的“风口”。但这样的热度并未持续太久,自2016年开始,尚未来得及“大火”的股权众筹已开始日渐沉寂。

  记者近期注意到,许多原来主流的、大的股权众筹平台目前已基本陷入“休眠”状态——不再上新项目,官网、微信公众号都不再更新,包括曾最为出名的京东东家、蚂蚁达客等在内。

  记者昨日登录京东东家看到,在其 “最近上新”一栏展示的众筹项目“绘事后素”,是一个早在去年7月就已筹资结束的项目,在此之后就再没有新的项目上线了。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蚂蚁达客。值得注意的是,蚂蚁达客属于蚂蚁金服旗下,是全国首个获得工商登记确认的股权众筹企业,营业执照编号为“001”。而就是这个获得了股权众筹首张营业牌照的平台,自去年12月之后便没有再上过任何新融资项目,而且其官网首页至今仍显示为“测试版”。

  不过这两家平台或还可以说只是“暂时休眠”,另一家大平台百度众筹则是早在今年5月便悄悄告别了这个行业。行业巨头尚且如此,其他股权众筹平台自然也难逃此运。

  在盈灿咨询发布的全国众筹行业7月月报显示,自去年10月起,众筹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几乎保持了持续下降走势。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各类型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总计307家。其间倒闭众筹平台24家,提现困难以及众筹板块下架等其他平台3家。在7月正常运营平台来看,奖励众筹平台数仍然占多数,为162家;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现今只有87家,比上月相比继续减少6家。

  而据记者了解,剩余的一些尚未进入“休眠”的平台,也开始纷纷进行业务转型,有的转向做私募基金,有的转回做传统创投机构,有的则只做影视众筹。

  “长不大的行业”

  对于股权众筹行业现今的“惨淡”情形,许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出了“意料之中”的态度。

  “股权众筹就是一个长不大的行业。原因有很多,根子还是业务模式的缺陷。”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股权众筹在项目侧,主要服务于初创企业,一般是不容易从VC处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决定了项目本身的高风险属性;而在资金侧,主要对接缺乏私募股权投资渠道的个人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但资金量小,一般低于一百万,达不到认购私募股权基金的资质。项目侧具有高风险性,资金侧的风险承受能力又相对较低,所以股权众筹平台在进行项目端和资金端的初始匹配上就很别扭。

  “业务发展初期,平台可以通过适当地增信来变相降低项目风险,吸引投资人;但‘领投+跟投’的业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权投资的专业性门槛要求,平台的变相担保只是把高风险转移到自己身上,与平台的中介定位不符,风险之高也大大超过了平台自身的承受能力。所以,这种业务模式注定是不能持久的。而且,这种业务模式本身的不匹配还不能在发展中解决,也就决定了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 薛洪言说。

  此外,在薛洪言看来,制约股权众筹行业发展的还有政策规范迟迟未出台、股权投资的高风险特性、股权众筹的业务模式等与互联网的普惠、长尾特征格格不入等因素。

  另一主要因素在于政策与监管。

  “与P2P不同的是,股权众筹行业一直未正式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行业一直处在监管的灰色地带,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 一位不愿具名的创投机构人士表示。

13

  投资人流失明显

  记者注意到,与一开始全民“无股(权)不(大)富”的热情相比,在近两年里,股权众筹行业的投资人确实在明显流失。

  盈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7月,全国众筹行业投资人次达301.91万人,与2017年6月投资人次相比,环比下降15.33%。其中非公开股权融资投资人次最少,仅为0.21万人次,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消退明显。

  而在京东东家首页上,显示参与股权众筹的投资人数字也暂时停留在了79370上。

  “股权众筹高风险高回报的性质,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是一个具有投资门槛的行业。但事实是,众筹投资人大多是顺着互联网金融的热潮过来尝试投资,他们对于项目的发展非常敏感,一旦项目失败,就不再敢尝试;或是对项目运行非常敏感,项目一有什么发展不如预期的情况,就会指责平台和项目方。一批对项目质量把关不严的平台,也使得不少投资人连连踩雷。所以,最终这部分的投资人会越来越少,而投资人的逐渐离场会将行业的活力抽掉。”另一位资深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

  他指出,也因此,事实上,大多数股权众筹平台都无法很好地实现盈利,也是大批股权众筹平台倒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有的平台前期都很难盈利。众筹平台最早是向项目方收取服务费,在项目未来成功退出时,再收取15%~20%的提成。但好的项目并不缺资金,因此部分平台转而向投资人收取费用。但由于单个项目融资金额并不高,靠收取的费用并不足以支撑平台的长期运行。同时要拿到后端的提成,时间太长,大多数平台都等不起。”

  “行业还远未到谢幕的时候”

  虽然股权众筹行业已日渐式微,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个行业还远未到谢幕的时候。

  “股权众筹行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融资难,众筹可以利用大众的力量,帮助小微企业完成融资。所以,当股权众筹式微的时候,我们内部也探讨过股权众筹会不会消失,但当我们想明白:无论股权众筹有多么光鲜的外衣,本质上还是建立在早期投资市场之上,而早期投资是会长期存在的,那么股权众筹就依然会有价值。”众筹之家CEO王正然说。在他看来,只要这些需要帮助的小微企业永远不会消失,股权众筹行业就不会消失。

  “现在的行业大洗牌及关停的现象只是属于互联网行业当中较为普遍的马太效应。我还是很看好行业的发展前景的。未来也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垂直市场平台,或资源聚集较为集中较强的行业(如影视、地产)会给平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迷你投CEO袁俊说。

  薛洪言也判断,虽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股权众筹都是做不大的一个行业,除非能突破股东人数200人的限制,私募股权众筹变身公募股权众筹,互联网股权融资才能迎来真正的蓝海。“但长远来看,行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创业型企业对股权融资仍有很大的需求。同时,我国的富裕阶层正在崛起,需要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手段,股权类投资仍有很大空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