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新材料产业,前沿新材料
成果介绍
使用简单流延法制备的近红外激发的安全无毒可食用抗菌薄膜用于耐热食品的抗菌保险包装。以从墨鱼汁分离出的黑色素纳米颗粒黑色素纳米颗粒为填充物添加到果胶基底中,利用黑色素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光激发下所具有的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制备了一种近红外激发的可控、可食用抗菌包装膜,实现了模拟体系及食品样品上的快速、高效杀菌。所制备的膜价格低廉、安全性极高、效果显著、节能可控,具有优异的实用价值。 技术原理:果胶基黑色素纳米颗粒可食用抗菌薄膜通过黑色素优异的光热转化效应,由近红外光激发产生适当的热量,通过热效应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并在食品后续的储存中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成果亮点
创新点:(1)黑色素纳米颗粒从墨鱼汁中提取安全无毒易降解,选用天然果胶作为基质制成的薄膜具有高安全性和无污染的特性。 (2)所制备的包装膜在近红外的激发下具有高效短时的杀菌性能。 (3)合成的果胶基纳米黑色素可食用光热抗菌膜不仅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改善了机械性能,还具有可食用性。其合成方法简单,合成时间短,成本低,性能良好,抗菌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团队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联合出台意见继续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成果资料
技术转让成果类型: 软件著作权 行业...
效率低:由于熔炼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添...
合作开发成果类型: 软件著作权 行业...
技术服务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行...
技术服务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